也就是在我們已經完成了一個10天的復習計劃時,如能再拿出5天的時候回顧知識,這個時候的學習效果一般認為是最好的,當然這里的例子是以時間為維度,我們也可以以復習次數、知識體量等維度進行衡量。
職業(yè)規(guī)劃師向陽君舉個案例,小風剛畢業(yè),是公司招聘的英才管培生,公司為了幫助他快速了解公司門店運營工作,安排小風去了一家公司品牌店從基層做起。
而小風也是通過過度學習方法,快速掌握專業(yè)知識,掌控自己的進度的。
1、過度學習:達到能背誦的熟練程度之后,仍繼續(xù)學習就是過度學習。
過度學習是相對適度學習而言的,適度學習是指知識剛好理解并能背誦,過度學習這是繼續(xù)學習,但是不是不斷重復下去才是最好的,150%的強度才是最優(yōu)選擇。舉個例子,小風學習產品知識,需要10遍的就可以熟練背誦了,10遍就是適度學習。那么過度學習就是,15遍的背誦程度。
新人期:什么都不懂,都不知道的時候,要學會抄襲,復制,簡單照做。
新人期的小風就是在跟不同老員工店長學習,進行所有的工作復刻和學習的,并在這基礎按照150%學習強度給自己強加學習強度的。
比如,產品陳列,包含了先進先出,主題陳列,安全陳列,唯一陳列,同類產品垂直陳列等。小風為了學習這個,按照本店原有的陳列跟老員工和店長進行模仿學習。學習完成后,然后對比了40多家做的好陳列效果,分別對應以上的陳列原則,對本門店的對應產品進行30多次的調整和實踐結果檢測,終于找到屬于自己本店的最優(yōu)方案,也迅速幫助自己了解門店經營的實戰(zhàn)訓練,也為端午門店產品陳列贏得了陳列獎勵。
2、過度學習,不等于重復學習,需要研究為什么。
著名數學家華羅庚,小時候別人一天能學完的東西,他幾天才會。而他不放棄,堅持去研究為什么,過了一段時間后,別人幾天能學會的,他一天就會了。這也是過度學習的效果。學習,要研究個所以然,明白為什么后,在對問題進行重復性的學習鞏固,記住實踐出真知。
適應期:對每一件事情都要研究,而不是一路復刻,盲目的東施效顰不好的。
努力不一定成功,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。加油,未來可期,繼續(xù)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,去迎接更棒的自己。